2020年6月,中印之间发生了“加勒万河谷冲突”,在这场规模不小的“冲突”中,双方都动用了冷兵器,导致互有伤亡。
貌似在这场冲突之后,中国方面立马就开始对装备进行更新换代,给解放军的战士们提供了更优质的步枪。
解放军使用的步枪
解放军为士兵配备的是191式步枪。
191式步枪主要分为三个子型号,分别是191式短突步枪、191式标准步枪和191式精准射手步枪,它们都采用5.8毫米口径的子弹。
在这三款中,191式短突步枪的性能指标最为逊色,有效射程为300米,子弹的初速度为每秒850米。
在191式短突步枪之上,191式标准步枪的性能稍微强一些。这款191步枪的子弹有效射程达到了500米,初速为每秒920米。
更高一级的是191式精准射手步枪,它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800米,初速则是每秒980米。
191式精准射手步枪的性能指标真心是顶尖的,射程、杀伤力以及精准度,这三个方面都在子型号中遥遥领先。
191式短突步枪的性能指标虽然最弱,但凭借轻巧的重量,携带起来特别方便。
191式精准射手步枪的空重为4.8公斤,枪管长度508毫米。相比之下,191式短突步枪的空重不到3公斤,枪管长264毫米。这款枪主要是为伞兵设计的,或者是用在城市战斗中比较多。
印军装备的步枪
相对于我们的情况,印度这边主要配备了两种步枪。其中第一种就是印度自己生产的英萨斯步枪。
英萨斯步枪是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自主研发的一款武器。这款步枪使用5.56毫米口径的子弹,有效射程可达到400米,子弹的初速为每秒885米。整把枪的空重为4.25公斤,枪管长达464毫米。
可以看出,这款枪的体型跟咱们的191式精准射手步枪差不多,但性能方面比191式标准步枪稍微逊色一些。
如果说英萨斯步枪只是性能指标差一点,那也还能勉强用。不过,问题在于这把枪的制造水平真心不怎么样,加上材料技术落后,故障率也高得离谱。
美国的AR系列步枪每打1000发,故障次数能控制在3次以内,我国的191系列步枪则能做到0.8次。而印度的英萨斯步枪可就悲剧了,每打1000发故障次数超过20次。
这款步枪不仅在性能上跟不上,还特别不靠谱,故障率居高不下。而且英萨斯步枪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咋样,甚至天气变化都会让它出问题。
正是因为这些问题,印度在上世纪末开始制造这款步枪,但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全面装备英萨斯步枪。
印度陆军直言“枪做得不错,不过下次算了”,坚决拒绝接受这款步枪。
为了分摊这款步枪的研发费用,印度还利用对尼泊尔的“掌控”,将这把枪卖到了尼泊尔。
尼泊尔那边对英萨斯步枪也是不太满意,2005年买了这款枪,没过七年就有差不多40%的英萨斯步枪退役了。
在印度和中国发生“加勒万河谷冲突”之后,印度方面发现国产的英萨斯步枪实在是用处不大,于是迅速联系俄罗斯,紧急采购AK-203突击步枪。
其实早在2018年前后,印度和俄罗斯就开始聊着采购AK-203突击步枪的事儿。不过,印度一直想让陆军使用自家的英萨斯步枪,所以直到2020年“加勒万河谷冲突”爆发之前,双方始终没能达成一致。
事件发生后,印度迅速加快了采购步伐,终于在2021年8月和俄罗斯达成协议,从俄罗斯购买了77万支AK-203突击步枪,用于装备前线的印军。
这77万支步枪里,有10万支是俄罗斯制造的,其余67万支则是在印度引进生产线后自行生产的。
鉴于边境的“紧张局势”,印度建议俄罗斯迅速提供7万支AK-203突击步枪,以便于他们能先行应急。
从2021年开始,中印边境的印军渐渐开始装备AK-203突击步枪,看来是想用这个来和装备了191步枪的解放军“较量”呢。
这款AK-203突击步枪使用的是7.62毫米的子弹,有效射程可达500米,子弹的初速为710米每秒,整把枪的空重是3.8公斤,枪管长达415毫米。
与我国的191型步枪相比,AK-203突击步枪的性能指标几乎不相上下,而与印度自主研发的英萨斯步枪相比,AK-203的表现则要强很多。
中印主要用冷兵器“交战”
实际上,看看现在的中印边境,相较于士兵的枪械装备,咱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士兵的冷兵器。
因为在中印还没决定要打之前,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,基本上都是不会开枪的。不开枪的话,手里的枪械其实也就没啥意义。
无论是在“加勒万河谷冲突”之前还是之后,中印之间的矛盾基本上都是靠冷兵器来处理的,这场冲突也是如此。
如果我们认真看看解放军在“加勒万河谷冲突”时的装备,就会注意到解放军和印军当时都为“近身交战”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
双方都配备了防暴盾,印军甚至还配了防暴头盔,此外,大家手里都拿着钢管或者木棍。
“加勒万河谷出冲突”之后,解放军在冷兵器方面更加重视了。新增加了像狼牙棒、陌刀、尖头钢管这样的装备,也大幅提升了防暴盾的数量。
在中印两国都不打算开战的情况下,双方持续在增强自己的“冷兵器作战能力”。
印度在枪械方面不如中国,即便是在进行“冷兵器战斗”的情况下,印军也难以战胜解放军。
“冷兵器战斗”能不能赢,主要看两个方面,一是战士的勇气,二是战斗小组的组织能力。
前面那点儿我就不多说了,至于后面,“冷兵器战斗”其实也是有阵型讲究的。
像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军,就开发出了1个老兵带2个新兵,组成三角三人战斗小组的刺刀战战法。
老兵在前面“左戳右刺”,旁边的2个新兵则负责帮老兵保护防御。这种阵型让八路军可是吃了不少苦头。
如今,解放军的组织能力在全球主要军事力量中可谓是顶尖的,没哪个国家能在“拼刺刀”上打败中国。
